校园看点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看点 - 学生天地

【别样征途】捉蝎子

【编者按】为更好建设学生“第二课堂”,展现我校大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书写当代青年学子奉献农业、胸怀天下的情怀,党委宣传部对新闻网“学生天地”板块进行整改,拟设情感驿站、时事茶座、校园展厅、文艺花园、别样征途、中外书架,叽喳寝室等栏目。敬请广大同学关注这片属于大学生自己的天地,并投稿。投稿邮箱:xndxxbjzt@163.com。(稿件请注明姓名学院专业班级联系方式等信息)



1.jpg



现在小孩大概都没有这样的经历,约上三五好友,周末去田野里放飞自我,和各种小动物为伴。对于九十年代出生的我来说,这些都是家常便饭,当然也有更加惊险刺激的项目,比如捉蝎子,现在想起来都有点儿后怕,谁给了小学四年级的我这么大的勇气。

捉蝎子能够引起我这么大兴趣,不是我对这种动物多么喜欢,而是机缘巧合的利益驱动。小时候家在医院,医院一些空置房子,院长为增加收入,把空置房租了出去。有个邻居租了两间房,经常亮着灯,不知道在干什么,后来打听到里面在养蝎子。

大人们说蝎子很值钱,能入药,广东那边还喜欢吃蝎子。我一个人自然是不敢看的,带上几个小伙伴才敢尝试。走进去,地上摆放着一个个养蝎子的玻璃箱,里面密密麻麻的蝎子,看得人很不舒服,长大后才知道,那应该是密集恐惧症。

养蝎子的刘叔随口一说:“咱们山上也有蝎子,谁要是能捉来,我全收,一只五毛钱。”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几个小伙伴都走心了,定了个小目标——上山捉蝎子。捉蝎子自然不能徒手,对于蝎子的毒性,我们还是略知一二,有个小伙伴曾经被蛰了,哭声响彻整个医院,半个小时后才停下来,那感觉比蜜蜂蛰了还要疼十倍。

三年级的我,却有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概。我妈是医生,我从抽屉里拿了几个医用镊子作为捉蝎子工具。

一个阳光明媚的周六,鼓动起两个小伙伴,去老城墙下面捉蝎子。白天蝎子在休息,需要把石头翻起来,一翻开就看见三四只蝎子满地跑。这一幕对于小孩子来说还是挺害怕的,想起一只蝎子五毛钱,我们也便豁了出去,拿起镊子猛追。野生蝎子非常凶悍,没办法一下子捉住,一般是用镊子夹头,后面钩子不停甩动,这是第一次见识“蝎子摆尾”,稍有不慎,就会蜇到人,我们只能以速度取胜,迅速夹住头后,扔进瓶子。

心惊胆战地捉了一个多小时,捉了二十几只蝎子,我和其他两个小伙伴累的满头大汗,心满意足地回去领钱。刘叔给的方案是,他家有商店,可以选择要现金也可以要冰棍,我们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冰棍,后来一个月天天有冰棍吃,这大概就是我人生中给的第一桶“金”。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赵星宇

编辑:杨佳欣

终审: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