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驿站】心里的中国红
爱护与坚定
前几日乘坐公交车时,我被眼前的一幕吸引。
过道中站着一位年轻的妈妈,领着一个五六岁模样的小男孩,小男孩手里拿着两面小红旗,不停地挥动着,不时会打到旁边的乘客。妈妈对孩子说,“拿好,不可以乱挥。”孩子听后稍稍安静,但是没过多久就又顽皮起来。这一次一面小红旗从手中滑落,他似乎没有察觉,便没有拾起。妈妈看到,便蹲下身子,语重心长地对孩子说,“任何时候都不能将红旗丢到地上,因为你是中国人、是男子汉,你要爱护她,现在你应该怎么做呢?”看着妈妈庄严而坚定的神情,孩子拾起地上的小红旗,目不转睛地怔了许久。在之后的行程中,他一直将手中的两面小红旗紧紧按在胸前。
我在试想这个孩子心里是如何理解着、感受着妈妈的话,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他知道“爱护她”首先要把她放在离心最近的地方。小男孩抬头望了望站在一旁的妈妈,妈妈用温暖的笑容回应他。
此时,我望向窗外,一面面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像一个个傲然挺立的战士,坚毅而自强。我肃然起敬,然后调整了坐姿,挺直了脊背。突然开始思考一个问题: 国庆节,我们在庆什么?经历了从新冠肺炎疫情的狂风暴雨到后疫情时代的行稳致远,从脱贫攻坚的艰难探索到取得全面胜利,从党和国家带领人民不懈努力到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想我已经有了答案。国庆节,庆的是中国人民正意气风发地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庆的是中国人民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庆的是中国人民团结一心……
当我回过神儿来,妈妈牵着小男孩准备下车了。小男孩依旧将红旗按在胸前,爱国的种子已经悄然埋进他的心里。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位年轻妈妈的言传身教渲染了孩子心里的中国红——只有坚定才能爱护。
守护与奋斗
收到表弟的邀请,本以为是简单的吃饭聊天。直到见面才知道,相邀的主题是:他要参军入伍了。
看着眼前这个满脸稚嫩、不善言谈的二十岁男孩,我有好多问题想要问,同时也在猜想着他的回答。
“这是我自己的决定,已经很久了,并且我认为这个决定很对。”他的话音打断了我的思绪。
“说说吧。”此刻的我只需要做一个倾听者便好。
“其实挺简单的,就是觉得应该做点什么,不然自己会后悔。”
后来他的电话响了,听不清对方的问话,但我清晰听到了他的回答:“确定,我自愿选择到艰苦边远地区服役。”我心里一紧又很快恢复了平静,也许有时在面对亲人的问题时不能足够冷静地思考,但此情此景,他的义无反顾和淡然自若告诉我:这是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无上光荣!
第二天,表弟和家人在车站分别。舅妈强忍情绪,哽咽着说了一句:“他就这样头也不回地走了......”然后转过身去,霎时潸然泪下。
我开始思考另一个问题:国庆节,我们应该怎么庆?看到疫情之下挺身而出志愿奉献的90后00后,看到脱贫攻坚里勇挑重担的青年干部,看到牺牲在喀喇昆仑高原上卫国戍边的年轻英雄……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想我也有了答案。国庆节,从个人到国家,我们用无数个日夜和春秋做画板,以一往无前的身体力行为画笔,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后来听舅妈说,表弟告诉她,在美丽的满洲里边境,一切都好、一切值得,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碧蓝的天空,时刻指引他、鼓励他、陪伴他。我仿佛看到了那个精神抖擞的少年正昂首阔步,用自己选择的方式守护着国家和人民,哪怕艰难困苦,有五星红旗在的地方就有温暖和力量。而在他周围还有许多像他一样的年轻人,他们军歌嘹亮,誓言铿锵,声音久久回荡在广袤的祖国北方大地。
还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如今的我们生在阳光下,长在春风里,赓续红色血脉,铭记先辈精神,践行初心使命,这一切融合成为青年心里的中国红——只有奋斗才能守护。
孩童时,我们将坚定的信仰树立,懂得爱护国家和人民;青年时,我们将守护的信念筑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一代代中国人接续传承,中国红必将照亮历史的星空!
编辑:付文婷
终审:韩新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