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青春高歌未来 共建实践基地
实践基地授牌
参演人员与社区领导合影
古筝独奏
相声表演
与社区居民互动
为庆祝十九大的胜利闭幕,加强在校学生与基层群众的实践与文化交流,切实推进学院实践育人工作开展,10月28日下午,人文学院于卜村社区举行社会实践基地签约仪式暨“青春高歌,和谐农村”文艺汇演活动。人文学院院长朱宏斌、杨凌区国资局副局长牛永强,大寨街道办党工委委员、卜村社区人大工委主任李晓霞,大寨街道办副主任徐战新出席本次签约仪式与文艺汇演活动。
实践情牵学院社区 共绘未来发展蓝图
活动伊始,人文学院院长朱宏斌代表学院对卜村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表示祝贺,并提出“学生们在实践中应积极贴近群众,深入社会,做到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相统一”的殷切希望。随后,卜村社区人大工委主任李晓霞在致辞中表示,卜村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不仅有利于响应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在实践养成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号召,为社区建设注入青春活力,亦为在校学生提供了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平台,推动学用相长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双方致辞后,朱宏斌院长与卜村社区党支部书记陈宝奎一同签订社会实践基地的合作条约,完成实践基地的授牌环节。卜村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标志着学院试点区校共建、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迈出了新阶段,必将推动学院和社区建设工作迈入新台阶,实现新发展。
歌舞器乐一齐上阵 莘莘学子一展风采
签约仪式结束后,来自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同学们为社区居民带来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汇演在激情四射的街舞表演中拉开帷幕,随后,由徐岳桐、聂志卿等同学献上的《龙文》、《故乡》等歌曲悦耳动听,令人沉醉其中。阮乐合奏《塔吉克的节日》和古筝独奏《女儿情》余音绕梁,将万种风情于美妙琴音中呈现,让人叹为观止。由陈斌、王莹莹等同学带来的相声《琴棋书画》、小品《人生自古谁无死》等语言类节目诙谐幽默,同学们生动形象的演绎令观众们忍俊不禁,将现场气氛推至高潮。
整场汇精彩不断,台下掌声阵阵,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同学们青春洋溢的表演与观众们的积极回应相互应和,在无形之中既拉近了大学生与社区群众的距离,亦提升了人文学子的实践服务水平,真正让校园文化深入基层,服务民众。
台上台下互动不断 欢乐传递有你有我
为丰富汇演内容,创新活动开展形式,社会实践部在文艺汇演中增设了有奖问答环节,通过猜谜以及生活常识问答等方式调动现场观众的参与积极性。在主持人提出问题后,社区居民积极举手回答,并和周围邻居共同交流答题心得,现场互动热烈,气氛活跃。在欢声笑语中,为社区居民普及了多方面的生活知识,使活动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圆满结束,获得了群众的一致认可与广泛好评。
实践进社区,多方促发展。本次卜村社会实践基地签约仪式与文艺汇演活动的开展,有助于人文学子在实践中成长,在服务中成才,并为其提供了检验个人专业实践技能的社会平台,达到学用相长的目的。今后,人文学院将与卜村社区保持密切联系,在已有实践平台基础上,开展多形式、多类型的实践活动,围绕培育和践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要目标,扎实推动实践育人工作开展,充分发挥高校实践育人的功能,培养当代大学生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意识,让中国梦在社会实践中开花结果。
编辑:0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