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就业关切进人文 畅想未来新发展
老师认真讲解
讲座概况
为积极响应国家就业政策,开拓就业新思维,促进大学生就业率提升,10月10日下午,人文社会发展学院于北绣山南报告厅召开2018届就业形势宣讲会暨2018届就业动员会。本次报告会有幸请到了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胥耀平担任主讲人。此外,出席本次活动的还有学院党委副书记常振山、14级辅导员李晓宇、研究生辅导员耿亚静和人文学院的百余名18届毕业生,会上,胥主任介绍了当下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向大家传授了经验。现场座无虚席,掌声迭起。
立足新形势,打开新思路
会议伊始,胥主任具体分析了我国目前的就业势态。他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增速减慢,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他展示的近几年GDP增长百分点与就业率关系统计图使大家更直观地了解到经济活动对就业走向的决定性影响。胥主任说,这是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模式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促使产业变革,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影响到社会就业需求。加上国家升学政策、户籍政策的优化,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一切都是新的。针对近年来人文社科类学科的就业情况,他说:“社会、公管、法学等人文学科就业选择是很丰富的,我们期待接合市场的职业,而就目前来看,社会对人文类职业需求前景是比较好的。”这无疑给大家吃了一粒定心丸。
乘时代巨浪,促自我发展
接着,胥主任向大家介绍了国家对大学生就业的帮扶政策,并指出了就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多方面问题。他强调,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就业政策由“两包(包学费包分配)”到“两自(自费入学自主就业)”,要求青年人主动承担起规划未来的责任,这是就业心态上的要求。而在国家帮扶政策上,“两个计划”与“监督机制”为就业攻坚带来东风,而透明型创业监测管理促使国家及时调整就业政策,也为“就业大厦”的建设添砖加瓦。那么,如何利用当下这一片大好形势呢?胥主任建议,首先要做好就业规划,确立目标,其次充分利用校园招聘会、远程面试,智能招聘等就业主渠道,与时俱进,最后,不断打磨自己,总结经验,适应市场。
胥耀平老师讲解结束后,14级辅导员李晓宇做了总结,她具体阐述了人文学院毕业生目前的就业状况并向大家推荐了一些非常值得信任的就业平台。李老师的谆谆教导中无不体现着对学生的关心。
重整自信旗,踏上新征程
在互动环节中,一名14级同学提出了心中的疑惑:作为人文类本科毕业生,当如何应对求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呢?胥主任语重心长地建议道,首先,冷静地分析自己:我是谁,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其次,充分了解岗位的文化背景与职业需求。最后,充分展示自己,让求职简历尽可能的漂亮,面试语言尽可能的准确精炼,将自己推销出去。
在宣讲会进行的过程中,胥老师的仔细讲解获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本次宣讲会在同学们的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此次活动,不仅为2018届毕业生排解了不少就业疑虑,更为我校毕业生就业率提升铺路垫石。在就业新形势下,伴随时代号角的吹响,将就业动员落到实处,引导人才与市场需求接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添助力!
编辑:郎蕊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