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看点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看点 - 学生天地

【暑期实践】高原夏菜富民生 田间地头解民情

  

  集体合影

  

  问卷调查

  

  菜农展示农药配制

  2017年8月16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赴兰州市榆中县三角城乡高原夏菜产业发展调查队深入田间地头了解了高原夏菜的种植与管理情况。

  通过与菜农面对面沟通,队员们了解到高原夏菜包括菜花、甘蓝、辣椒、番瓜等20多种蔬菜。为缓解我国副食品供应紧缺的矛盾以及该省市相对落后的发展,1990年省农业部响应国家所提倡的“菜篮子工程”开始引进了高原夏菜的种植。最初的几年,由于农户传统观念较为保守,经济作物的种植相对粮食作物种植较少。经过五年的发展,随着“菜篮子”产品的持续快速增长,夏菜给农民带来的收益日益增加,2000年始成为了高原夏菜的种植爆发期,以至于现在三角城乡80%的经济收入均来自于高原夏菜,而粮食作物仅占5%。

  高原夏菜生长在高海拔地区,所处环境昼夜温差大且干燥少雨,造就夏菜受病虫害较少,农药使用量次极低,有了质量安全的先天保障;又因其特殊的上市时间,较好的缓解了南方沿海地区夏季蔬菜的空档期,从数量、品质、品种上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使之深受全国消费者的喜爱。随着高原夏菜品牌的发展,省农业局扩大了销售市场,出口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韩国、日本等地,外销品种高达306种。

  通过种植高原夏菜,农户的人均纯收益增加了5000-10000元,较种植粮食作物相比增收50%。切实提高了榆中县居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了农村的就业状况,并且有效缓解了国家副食品的供应,成为了兰州市的民生之选。

  队员们走访了三角城乡的农户,有的在家里配置预防病害的药,有的在地里劳作,有的售卖蔬菜。虽然都在劳作但对于队员到来,他们表示非常欢迎,并耐心的接受了调研。菜农们热心的讲解种植的高原夏菜类型,在其生长时期的管理措施,以及向队员们展示了各种管理技术。不过,在已经成熟的夏菜种植体系中,还是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随着蔬菜的持续种植,由于化肥的多年施用,土壤会遭到不同程度的板结;由于农药的连年使用,害虫逐年适应产生变异,导致农药使用量的增加;以及菜农没有受到系统的培训,出现各种不合理、不科学的管理行为,使高原夏菜的品质略有下降等。

  最后,农户们表示作为农业学子的队员们应该多为农业做出贡献。农业,国家之根本,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既要可持续发展,也要阶梯形上升发展。对于就读于农业院校的研究人员来说,我们更应该致力于解决现阶段我国农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且希望能有更多的学子脚踏实地,深入基层,把科研成果洒向祖国大地,为中国农业进步助力。

编辑:郎蕊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