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看点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看点 - 学生天地

【暑期实践】西农学子在行动 精准扶贫实调研

——赴陕西商洛结构性贫困调研服务队

队员合影

队员进行访谈

行进途中

  为实地了解陕西商洛精准扶贫的实施情况,感受扶贫政策下农村新变化,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为精准扶贫建言献策,8月1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赴陕西商洛结构性贫困调研服务队的8名志愿者,在人文学院邢成举老师的带领下深入商洛镇安的部分村庄开展了为期两周的调研,共走访了四个村庄,107户贫困户,并参观了镇安县高峰镇联丰油牡丹种植基地、永丰核桃种植基地、两河中草药种植基地等。

  镇安县高峰地处秦岭腹地,是国家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重点县,随着精准扶贫的大范围推进,该地区已经有大部分村民已经实现了脱贫,但仍然有较多的家庭属于贫困户,为响应国家的号召,当地政府努力实现在201年年底全面脱贫。

  精准识别,精准扶贫之前提

  脱贫攻坚很早都已经开展,但之前取得的成效并不显著,但自从精准扶贫提出以来,我国的脱贫成效有了显著提高,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对贫困户的认定更加精准,才使得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获得了应有的帮助。

  在调研过程中,志愿者们了解到很多村民都表示在贫困户认定的时候他们都参与了的其评定,而且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有较大部分村民都人文村里对贫困户的认定比较公平,对评定的结果也很满意。永丰村的村民刘永武大爷说道:“我们贫困户的认定现在都不是靠村里的干部个人决定的了,村委会先在全村范围内宣传政策,由我们自己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申请,由村委会和村民代表核实、评议,然后把最终结果在全村范围内公示,是可以帮助真正的贫困户的。”

  每个月精准扶贫驻村帮扶工作队会到各家各户走访,明确各家的扶贫政策实施成果以及存在问题,以便后期相关政策的调整。

  精准帮扶,精准扶贫之关键

  志愿者们了解到:当地贫困居民识别出来以后,就有针对扶贫对象的贫困情况责任人和帮扶措施,以确保帮扶效果,。

  当地政府始终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工作方针,重在从“人”、“钱”两方面细化方式,通过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救助、技能培训、异地搬迁等,确保帮扶措施和效果落实到户、到人。政府不但帮其制定脱贫规划,还为其提供农业技术、短期技能培训等,做到了“授人以渔”。

  与此同时,政府从扶贫政策和村情、户情出发,帮助贫困户厘清发展思路,制定符合发展实际的扶贫规划,明确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落实严格的责任制,真正实现了精准帮扶。

  精准管理,精准扶贫之保障

  “建立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将扶贫对象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录入到系统,实施动态管理,这是我们目前实现精准管理的重点工作”高峰镇脱贫攻坚指挥部杨书记说到。对贫困户实行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确保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众、扶到群众需要扶持的地方。

  在调研过程中,志愿者们了解到当地政府严格按照国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对扶贫资金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扶贫对象、扶贫项目公告公示公开制度,将筛选确立扶贫对象全过程公开,避免暗箱操作,保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进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脱贫攻坚其路漫漫,而所有人必将上下求索,团结一心,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尽管调研路充满艰难险阻,但队员们顶着烈日忍者酷暑坚持了下来,在近半个月的调研中,他们对农村农民农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磨练了其个人意志,激发了其责任感和使命感,将西农人的诚朴勇毅运用到了实践中,用汗水渲染了自己的青春。

编辑:王婷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