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看点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看点 - 学生天地

靳松:以梦为马 栖息远方

边弹边唱

亲切交流

签名

  黑框眼镜,黑白外套,一把吉他,就这样,他出现在12月13日北绣山活动中心的舞台上。来自云南的民谣歌手靳松,用音乐带领大家走进他的故事,一同品味在平淡岁月里对梦想的执着。

  “音乐是我的一种本能”

  “哪里有草,哪里就是家,在游牧的时光里,流浪的孩子终会长大。”一首《游牧时光》,记载了靳松最初游牧远方的夙愿,之所以说游牧,是因为它比流浪更有目标。当初不顾亲友反对选择走音乐的道路,才有了今日洒脱自如的他。“每个人都有权力选择自己的职业,就像我,当初选择了音乐,去了北京。”

  当初已经做好最坏准备的靳松,卖唱在帝都的地下通道里。“跟北京这座城市死磕到底,最糟糕的结果或许就是流落街头在街头卖唱,饥一顿饱一顿的;最糟糕的就是没有能力应对这一切。”谈起最艰难的岁月,靳松的声音多了些酸涩,来往的行人脚步匆匆,各有心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辛苦和孤独。“当你觉得自己丢人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太多人在乎。最大的阻碍不是能力,而是勇气。”我们不能抛弃初心,无论它多么沉重,有时是多么黑暗,但它还可以时而像鸟儿一样在风中漫舞,可以眺望远方。

  “你有你的万家灯火,我有我的漫漫天涯”

  “远方的朋友,遥远的母亲,你们是我温暖的方向。”自小生活在214国道旁的靳松,看过了很多游牧的过路人,听过了很多远方的故事,他说音乐是羊,牧羊的人,哪里有草,哪里就是家。兜兜转转,来来去去,坐着火车,回到丽江,再坐着火车,旅行在白沙古镇,遇见花白胡子的老中医......出发,用脚步丈量世界;到达,用心品味眼前的“十里桃花”。正是这种不断行进,营造了靳东胸中宽广的远方,从《白沙古镇》到《东山月》,“民谣诗人”靳松让时空的交移如梦如画,触不到,却随音符跃然眼前。

  他的声音像吉他的琴弦,纯粹而动人;他的故事没有传奇,却充满执着与认真;他的声线暖人心怀,在冬天令人温暖。挥动的“萤火虫海”上,靳松洒脱自然,唱着远方的城市,唱着他的故事。

  “如果明天你我就要分离,我也在心里为你祝福。”靳东带领听众走过一段心灵的旅程,有过这样一个温暖的冬夜。

  

编辑:王婷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