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小分队】爱大美平河梁,守护远方的家
志愿者讲解特色农家乐菜谱
开展环境保护
义务支教——点燃大山孩子的梦想
队员了解香菇种植难题
建设绿色书架
7月18日至28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WWF秦岭青年使者平河梁绿色服务队以“珍爱自然,守护秦岭”为主题,深入平河梁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社区开展了为期10天的志愿服务活动。根据前期的调研及团队师生的专业分布,服务队相继开展了特色农家乐推广、义务支教、环保宣传及科技支农等一系列活动。活动受到了宁东林业局主要领导、旬阳坝村干部及当地村民的高度赞扬。
因地制宜,推广特色农家乐。旬阳坝村地处秦岭中段南麓,北距西安市90公里,毗邻210国道,交通便利;青山碧水,环境优美,夏季的平均气温只有25℃,因此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避暑休闲。政府因地制宜,支持村民办起了农家乐,宁静的小山村逐渐热闹了起来。然而,由于缺乏指导,农家乐的质量参差不齐,特色不明显;生活垃圾随意丢弃,破坏了生态环境。我校农学院海江波副教授从去年开始关注旬阳坝村的发展情况,并深入调研;作为团队的指导教师,他提出了“因地制宜,推广特色农家乐”的发展理念,即以当地的“香菇、猪苓、木耳”等特色农产品为核心原料,打造特色菜谱;以当地的民俗文化为基础,推广民俗生态农家乐;以生态保护为目标,对垃圾统一规划管理。队员们走访了村干部及每一户农家乐,送上了精心制作的“农家特色菜谱”,并向他们传达了特色农家乐的发展理念。
科技支农,破解香菇种植难题。旬阳坝村气温偏低,土层温润,环境清新纯净,特别适合食用菌的生长。香菇、金针菇、木耳的种植,成为了部分村民重要的经济来源。在走访中,队员们发现,由于农户在种植的过程中操作不规范,香菇“坏袋”率较高,香菇产量逐年下降,种植质量普遍不高,严重影响了村民的收入。为了帮助村民们解决该问题,志愿者们请教了我校的真菌种植专家,走访参观了宁陕县秦南菌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结合所学专业知识,总结出了村民在灭菌处理、水分添加、接种培养等关键点存在的问题。最终,队员们再次前往香菇种植大棚,就关键控制技术和村民们进行了分享。
义务支教,为留守儿童插上梦想的翅膀。秦岭青年使者在旬阳坝村先后进行了为期10天的义务支教活动,主要以梦想教育,视野开拓为主,并对留守儿童进行重点帮扶。
环保宣传,呵护远方的家。如何规范服务业的发展,如何引导游客的行为,如何处理日益增多的生活垃圾,成为了保护区亟待解决的难题。服务队走访了平河梁保护站的罗站长和旬阳坝村大学生村官杨卓,听取了他们的观点,并提出了垃圾统一处理,加强监督管理的建议。随后,服务队在旬阳坝村及平河梁林场进行了环保宣传活动,向村民及游客发放了“环保倡议书”、在醒目的地方悬挂了环保指示牌、环保宣传画等。最后,服务队在我校的平河梁实验林场沿途开展了垃圾捡拾,游客文明行为引导行动。
绿色书架,筑梦秦岭。为将环保进行到底,队员们在村中就地取材,利用废弃的木板和挂历,制作了绿色书架的标识牌。在旬阳坝村文化站,村委会领导与队员们进行了座谈,并举办了绿色书架启动仪式。
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成长。在本次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每个队员都感触很深,更加懂得了付出的意义,更深刻理解了集体的力量,更名明白了珍惜的深刻内涵。10天的志愿者行动中,队员们团结一心,诚心诚意,踏踏实实地为旬阳坝村民服务,表现出了新时代大学生应有的精神面貌。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