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看点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看点 - 学生天地

“奋斗的足迹”系列报告会之——“漫漫育种路,深深绿色情”

  4月15日下午,我国小麦育种专家、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赵瑜教授在北校区绣山活动中心报告厅为同学们作了题为“漫漫育种路,深深绿色情”的精彩报告。团委书记刘瑞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处长、团委书记李战虎出席了报告会。团委副书记石颖贤主持报告会。


绿色梦,种子情


  赵瑜教授出生于甘肃省永登县的贫困山区,少年时看到家乡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勤劳作,却仍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贫困生活,在他的内心留下深深的烙印,也成为他后来从事农业科研工作的原动力。高中的生物课程使他对生物育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学时期师从著名小麦育种专家蔡旭教授开展科研工作使他坚定了为小麦育种事业做出贡献的决心。1956年大学毕业后,赵瑜教授毅然在分配志愿表上填上陕西,到基层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培养小麦良种,从此与小麦育种结下不解之缘。


矢志不渝,淡泊名利


  “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在可能改变人生轨道的十字路口,无论诱惑有多大,都要矢志不渝。”面临毕业后留校的名利双收,农业厅工作的衣食无忧,学校的任职升迁,诸多别人看着眼红的机会,赵瑜教授都婉言谢绝了。他把自己的梦想种在农场的试验田里——生根、发芽、成长。


艰难岁月,心存感恩


  几十年来,赵瑜教授都是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走着。农场位于偏僻的农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同去的教师戏称是“农校的西伯利亚”。驻场的领导、管理人员换了一拨又一拨,而他在那里一待就是几十年,成为“西伯利亚的常驻代表”,用辛勤的汗水培育出5个小麦品种,在陕西省和黄淮地区广泛推广。

  赵瑜教授还表示我国解放前已有几个小麦品种,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目前的小麦育种技术和产量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杨凌是后稷的故乡,涌现了以赵洪彰、李振声为代表的参天大树,为陕西乃至全国农业的发展做贡献。希望青年学生以他们为榜样,树立远大理想,未来提高小麦品质的希望就寄托在当代学子身上。

  最后,赵瑜教授回答了同学们的现场提问。
 

 

赵瑜教授为学子作报告

报告会现场

学子提问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