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变化环境下水安全应对与可持续发展”学术报告的通知
报告题目:Glacier-Water:Adapt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报告时间:5月23日(星期五)14:30
报告地点:资源环境学院307会议室
报 告 人:余钟波教授
邀 请 人:李志教授
报告人简介:余钟波,国家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河海大学水灾害防御全国重点实验室原主任、全球变化与水循环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从事环境变化下水文循环机理、理论与方法研究,主持首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课题、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基金委重点等项目50余项,在多要素产流汇流机理、水文模型理论与方法、地表/地下水耦合响应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获国家科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水利部大禹水利科技一等奖3项。在Water Resour. Res.、J. Hydrol.、J. Geophys. Res.等国际权威性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50余篇,引用1.3万余次。获授权专利29项。2004年入选为美国地质协会Fellow,2015年获美国地下水协会John Hem科学与工程杰出贡献奖,2016年获国家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7年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2022年获中国侨联侨界贡献奖(一等),2023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AP-RSC杰出贡献奖。UNESCO-IHP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水文计划原主席和第九阶段计划水教育主席,推动了全球水文科学发展,提升了我国水文国际影响力。
报告摘要: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全球水文过程时空变化,对水循环演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水资源时空分布格局发生变异,现有的水文科学研究研究、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面临全新的挑战。以青藏高原寒区为例,通过野外观测实验、多源数据分析和数值模拟,揭示不同下垫面单元、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冰川、冻土、水文过程演变规律与水文响应机制。介绍中国五千年以来重要的水利工程建设,应对环境变化下极端事件的挑战,丰富中国水文化。更指向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与可持续发展的多维议题,呼吁各国政府、科研机构与公众共同参与行动倡导举措。包括提升了变化环境下流域水文过程演变机理、模拟理论和环境变化评估等领域研究水平,推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水文计划、环境变化下水文科学研究、水教育与水治理,增强水安全应对与可持续发展。
欢迎广大师生积极参加!
资源环境学院
2025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