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2025年西北农林生命青年学者论坛(十)”的通知
报告人及题目:
钱伟强:DNA甲基化的动态调控和生物学功能
钟 声:小肽-受体信号通路调控植物生殖障碍形成的分子机制
报告时间:2025年9月21日下午(周日)15:00
报告地点:南校区交流中心104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
钱伟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2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2007-2011年先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和普渡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12年在上海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任青年研究员,2013年入职北京大学。201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25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实验室主要研究植物表观遗传的分子机制和生物学功能,重点解析DNA甲基化的动态调控机制和生物学功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Nature Plants、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Plant Cell、Molecular Plant等学术期刊。DNA 甲基化(5mC)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在调控基因表达、沉默转座子以及维持基因组稳定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在植物中,DNA 甲基化主要通过 RdDM 途径建立,而 DNA 主动去甲基化则经由 ROS1/DME 家族介导的碱基切除修复(BER)途径来完成。本次报告将着重介绍植物基因组 DNA 主动去甲基化的分子机制,并对植物中 DNA 甲基化的生物学功能展开探讨。
钟声博士,现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主要从事高等植物有性生殖过程雌雄互作的分子机理研究,尤其关注雌雄互作过程中远缘杂交障碍的形成机理。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含共同)在Cell (2025、2023)、Science (2019, 2022)、Nature Plants、JIPB和Molecular Plant等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相关研究成果系统地揭示了雌雄互作各个节点杂交障碍形成的分子机理,包括花粉管-柱头互作过程中“植物花粉蒙导效应的分子机制”,入选2023年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揭示花粉管导向过程植物“同种花粉优先”参与种间生殖隔离的分子机理,入选2019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研究成果还揭示了植物阻止“多精受精”的分子机理。现任JIPB杂志编委,中国植物学会女科学家分会和植物结构与生殖专委会委员。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生命科学学院
2025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