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团委】“科研成果进社区”活动成功举办
校领导莅临科研成果分发现场
专家团队负责人刘占德分享科研经验
研究团队老师给学生分发科研成果
志愿者前期准备
品尝猕猴桃
留学生品尝猕猴桃
科研成果分享现场
11月30日,猕猴桃试验站联合有关单位在我校举办第七届“科研成果进社区”活动,让在校3万余名学生品尝了由试验站选取育种的猕猴桃新品种。活动有效促进了科研成果与学生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品尝科研成果的过程中,感受学校“以农为本”的灵魂,树立献身农业事业的光荣和使命。
“这猕猴桃挺甜的,口感很好,而且果实长的也好看。”上午11点开始,同学们陆续品尝到了试验站科研人员选育的美味猕猴桃,感叹科学技术带给生活的改变与进步,纷纷为学校的科研水平“点赞”。据悉,本次科研成果进社区之“猕猴桃品鉴活动”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举办的系列活动第七场,共采摘试验站实验田生产的猕猴桃鲜果120000枚,供免费品鉴。
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试验站专家团队负责人刘占德介绍,为保证科研成果的代表性,本次提供的猕猴桃均采摘自试验站实验田的新品种基地,猕猴桃品种主要为农大金猕、农大猕香、农大郁香和脐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试验站始建于2006年,是国内首家猕猴桃专业试验站,试验站肩负猕猴桃的科学研究、示范推广、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和野外观测五大任务。自建立以来,试验站充分发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多学科综合优势,开展猕猴桃种植八大关键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组建66支应用“1+2+2+N”模式的技术推广示范团队。
十年来,试验站为周边乡镇输出农技骨干、乡土专家和职业农民12000余人次,依附试验站发展的眉县实现种植面积由8.3万亩增长到30.1万亩、产量由11万吨增长到29万吨、产值由2.2亿元增长到29亿元、农民猕猴桃人均收入由830元增长到9800元的巨大跨越。
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立足大西北,坚持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把科学研究用于提升新时期农村产业的规范化、现代化和科学化,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切实提高周边乡镇农民的生活水平,以“科技兴农”助力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编辑:郎蕊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