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看点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自动转发新闻网栏目 - 校园看点 - 学生天地

【暑期实践】深入云阳农坝 体察农村基情

  

  成员合影

  

  采访村民

  

  村中走访

  为积极响应国家在十八大上提出的精准扶贫号召,把青年的工作融入到民族的复兴工作中去,近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赴川渝调研服务队在学校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深入重庆市云阳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系列活动,紧紧围绕农民和农村的问题实地调研,深入思考。队员们在问卷和考察的过程中认真对待,一丝不苟,取得了丰硕的调研成果,深刻体会到山区农民的生活不易,强烈感受到国家精准扶贫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克服阻力,选址云阳农坝

  农坝镇位于重庆市云阳县最北端,地处云阳县、开州区、巫溪县三区县交界处。地势北高南低,为云阳县最高点所在地,全镇高山立体气候明显,空气清新,是高山伏调蔬菜的优良种植基地。产业特色鲜明,三区县交界,远离主城区,这样的区位特点吸引着队员们将农坝镇确定为调研必选乡镇,从县城到农坝镇公交运行两个多小时,往返时间累计半天时间,面对长时间山路颠簸,队员们丝毫没有懈怠之意,科学的选址,选择最恰当最具有代表性的乡镇才是队员们最关注的要素。

  下地干活,支农才是实事

  秉承着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活动宗旨,队员们在考察当地农民农村现状的同时也不忘下地支农,“边填问卷边干活”是队员们调研考察的真实写照,“问卷提交总结之后才可能把政策落实下来,我们现在能为乡亲们带来什么呢?”队员小童提出这样的疑问。短短几天的三下乡活动虽然无法很大的改变当地现状,但队员们带去的思想和启迪是无限的,队员们主动背起乡亲们的簸箕,帮助乡亲们解决蔬菜收成的问题。短短的调研时间让队员们印象深刻,更加意识到作为一名大学生肩负的责任感。

  辣椒减产,牵动队员神经

  调研过程中队员们偶然了解到一户人家的辣椒产量已经减少三分之一,“辣椒结果分时段,第一段的辣椒花开到一半就落了,往年都没有这样的情况,如果形势不好转,今年的辣椒地就没有收成了。”大伯的担忧牵动着队员们的神经,一名学习园艺相关专业的队员索性拨通了老师的电话向其咨询,但没有实地考察很难得出结论,队员们向大伯问起种子,肥料,蜜蜂等各个方面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并积极向其提供解决方案。把乡亲们的事当成我们自己的事,实实在在为乡亲们解决问题才是三下乡的意义所在。

  联系政府,带着思路回访

  回到住所之后,队员们还是牵挂着山上的辣椒地。“没有植保员吗?农民们生产出了问题该找谁?”队员曹宜帆急切地问道。通过了解才知道这样的乡镇都很难配备一名植保员,村民们的问题不多,所以乡镇配备植保员的性价比不高,自然就没有设立这样的一个职位。通过镇政府工作人员黄姐的介绍队员们找到了当地的技术员,队员们向他描述了辣椒地的情况,并一起讨论得出一致的看法。次日队员们返回村子向大伯耐心分析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滴水成川,奔流入海。队员们感受到爱和温暖,并执意将它传递下去。

  调研的时间不长,却不能再充实。队员们看到了农民生活和劳作的困难,感受到农村发展的阻碍重重,精准扶贫工作正在扎实推进;山区农民民风淳朴,勤劳善良,队员们被这样朴实的人们感动,并载着感动和善良出发;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需要大学生扎实的学识和丰富的阅历,队员们体会到学好知识的重要性,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感。

编辑:郎蕊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