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实践】林业发展 一路向前
队员与场长合影
采访场长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成为中国当代负责任,敢承担的新时代大学生。近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4名同学组成的爱林调研服务队来到宁夏六盘山龙潭林场、二龙河林场、王化南林场参加“丝路新世界·青春中国梦”专项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通过考察调研、林业实践、专项采访等形式,弘扬“丝路精神”,传承“丝路文化。队员们团结合作,在本次调研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采集标本,调查树种种类分布
林业人不惧险阻,勇往直前。在六盘山龙潭林场附近山中,由于天气原因下起了小雨,使得道路泥泞,给我们的调研以及外业作业带来了不少的困难。但是,我们的队员并未有退缩的念头,为了调研准确的树种分布,得到准确的数据。队员们团结合作,在林场护林工人禹师傅的帮助下,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对六盘山龙潭林场附近树种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并且外业作业进行树种标本采集经准确鉴定共50种树种。得出龙潭林场附近,主要成林树种针叶林(油松和落叶松)、阔叶林。此外还看到六盘山特色树种水曲柳等并采集相关标本。回到林场基地,虽然大家一个个被雨水淋的衣衫湿透,但这一天的努力收获的成果令大家欣慰满意。
深入林场,实地探访林业发展
林业人辛勤耕耘,绣出绿色山川。林场工人们细心保护每一棵树种,在他们眼里,这些就是他们的一切吧!在进行落叶松叶蜂防治时,林区大胆创新,采用“粘虫胶透明胶带”这一措施,相比于传统的烟剂防治相比,不但不污染环境,对生物多样性的增加也有一定的效果。为了防治松落针病,林场利用担架式喷雾机运用45%石硫合剂,10%百菌清烟剂两种措施喷洒易患病树种上,得到了不错的结果。在营造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林场的工人们不仅要看护好已有的绿色资源,还要培育出新的树种幼苗。培养人工林,在林场的林地中,我们有幸听到林场培育工人师傅给我们讲述人工培育林,落叶松,白桦树等树种的培育过程。让我们对他们严谨认真的工作流程以及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产生深深地敬佩之情。
专题采访,了解林场职工生活
林业人兢兢业业,护我生态家园。为了更加了解这些在基层护林工人的工作环境、职工生活等,我们对林场赵场长以及工作在林场的基层职工进行了专题采访,从他们哪里,我们了解到虽然国家政府对这些在林场基层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进行了很大的改善,但毕竟还是不能达到正常的生活标准,林场工人的工作压力大,经常1个月最多有4天轮休,甚至过年除夕夜,当家家团聚享受年夜饭时,他们还要守护在林场的第一线,进行日常夜间巡林。在他们所工作的管护站,由于地方偏僻,不通电,日常生活困难,手机根本无信号,加上紧张的工作,有时一周都不能见到家人,甚至不能打一通电话向家人报平安。在宁夏北部一个林场护林点,少数的护林员要承担起135万亩的防护林看护工作,管护人员严重不足,有很多管护人员常年在林区工作患上了风湿病,关节炎等,健康问题得不到保证。就算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有些护林工人一工作就是十几年,有些甚至二十几年,例如向蒙旺平这样的优秀护林工人,将自己的大半生奉献给森林,把自己在工作中的浑身伤疤当勋章。对这些辛勤付出的林业人,一种无以言表的敬佩,为他们点赞。
深入基层,调研走访,理论联系实际。了解中国的林业发展状况,用绿色装点美丽山川,弘扬林业人的精神,我们义不容辞!
编辑:王婷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