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看点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自动转发新闻网栏目 - 校园看点 - 学生天地

【暑期实践】产学研结合 我们在路上

队伍合照

队员们亲自参与实验

采访渔业局领导

  为响应学校“青春十九大,献礼中国梦”的号召,使得青年学生锻炼实践能力,提高社会责任感,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在轰轰烈烈的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近日,来自动科学院、人文学院、资环学院的8名学生组成赴安康水产站“盛夏使者”调研队进行社会调研,动科学院水产养殖系吉红教授担任带队教师。活动前期准备及调研过程总共历时2周,队员们在奔波忙碌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下基层,向当地渔民了解水产市场现状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著名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中用短短十四字写出了做学问的诀窍,强调了躬行实践的重要性。为了解水产市场现状,队员走访了安康本地的一位有着20多年养鱼经验的渔民王大伯。王大伯介绍说:“咱安康这边水好,鱼儿不生病,所以较好养,但是收益方面要看市场变化,我们渔民要看紧市场,搞清楚要养什么鱼啊!”他对队员们介绍了现在的水产市场与渔业养殖情况,并且展示了自家养殖的鱼。队员彭俊非常兴奋:“毕业我也要回去养鱼,感觉养鱼也挺好的”朴实可爱的话语引发了阵阵笑声,更引发了队员们对未来职业规划的思考。随后,他们走访了瀛湖附近的渔民,了解到他们为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兴建做出了贡献与牺牲。网箱养鱼数量在减少,养殖鱼类也在变化,但是他们知道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与人民。他们愿意减少一些收入来保障水质健康,为绿色生态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队员们听后纷纷对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进企业,向渔业大亨了解水产市场未来

  “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更要推动产学研的深度融合。”队员们通过安康水产示范站与水产企业取得联系,进入产业内部进行学习。队员们进入汉阴县永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了解了公司的运行模式和发展现状,并且根据所学所研提出了发展建议,公司经理对此表示了由衷的感谢。为了解安康当地独具特色的富硒产业,队员们进入安康富硒研究中心,研究所负责人为队员们讲解了安康的富硒产品和未来的发展情况,并且给同学们加油鼓劲儿:“你们都是大学生,是搞研究的,我们这边很缺少技术研究人员,以后你们可以来我们这里发展,我们一定热烈欢迎。”

  做实验,向优秀前辈讨教科研方法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恰逢水产试验示范站草鱼营养学实验正在进行,队员们紧抓机会,进入实验室近距离接触科研实验。一大早,队员们就来到实验室协助工作。递送样本、记录数据,样品装袋,忙得热火朝天。队长王文韬还亲自动手解剖了三条草鱼,进行采样分析。尽管天气炎热,大家仍然坚持工作。实验室优秀前辈为队员耐心讲解重点难点,实践与理论的充分结合让同学们学到了许多知识。通过科研实践活动,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专业课知识,成为行业的优秀人才。

  入政府,向政府部门了解渔业政策

  “实践出真知”。为了解安康渔业的政策规定,队员们进入政府部门,在安康市水质检测中心了解安康水资源的保护情况和相关规定,在渔业局了解到安康渔业发展现状和相关政策,渔业局领导也给队员们讲述了安康渔业未来发展规划、南水北调和渔业发展如何协调推进等内容。在模式转变中,安康市的渔业养殖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做到了对水源地的水质保护。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做到了有机的统一。安康作为重要的南水北调水源地,其水环境是否安全将关系到十分重要的用水问题,队员们对安康当地渔民为了保护水质健康所做出的牺牲表示敬佩。相信安康的渔业养殖能够持续做到生态与效益相统一,打造出绿色、协调、可持续的特色品牌。

  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这些天,田间顶着烈日除草的老奶奶让队员们揪心,渔民辛苦撒网投饵也让队员们动容,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和机械化程度让队员们惊叹,良师益友的热情帮助让队员们感动。在社会实践的扎实道路上,队员们用优秀的实践成果与昂扬的人生理想献礼十九大,激扬青春梦。三下乡,我们在路上!

编辑:王婷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