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看点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自动转发新闻网栏目 - 校园看点 - 学生天地

【暑期实践】花椒带动发展 打工不如种地

村委会访谈

初到韩城

  2017年7月8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同行者”赴韩城芝阳镇扶贫进展状况调研服务队成功抵达第一个目的地——陕西省韩城芝阳镇赵峰村。

  此行调研主要内容是对赵峰村近两年来“扶贫攻坚”政策落实进展状况以及政策对农民生活影响现状的调研。调研对象是赵峰村村委会、赵峰村贫困户以及赵峰村全体村民。

务农比打工“划得来”

  志愿者们从村委会了解到赵峰村全村共有四个自然村,五个村民小组,居民220余户,人口830人,耕地面积1600亩,主导产业花椒,其中花椒占总面积的90%。村委会支书同根民说道:“在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村主要以花椒为支柱产业,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带动其他产业的共同发展,走产业脱贫道路,现在村里贫困户已大大减少,村民收入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在谈到农业生产这方面,支书笑着说道:“咱村里实施农业生产机械化,再加上咱村海拔高,气候适宜,花椒生产很有利,辅助作物有玉米,苹果,桃子等等。而且务农虽然辛苦,但是花椒生产收入高,现在我们村在外打工的少了,回来种地的多了,因为务农比打工划得来!”

瞄准扶贫对象促小康

  在脱贫工作进展现状方面,志愿者们了解到赵峰村原共有贫困户五户,对于这五户贫困户的情况支书同根民向志愿者介绍:“这五户贫困原因主要是:家里有孩子读书压力大、家里有重症病人、家里劳动力少。在脱贫工作的帮助下,现三户贫困户已脱困,其中一户为孤寡老人现已被送到市养老院,其余两户预计今年十月脱困。”

  同时,村委会会计马建民讲到:“家里有孩子上学的国家给予补贴资助现在已毕业,家里有病人的现在病人已经去世了家里经济压力也有所减轻,劳动力缺乏的那家主要情况是家里没有丈夫,孩子也在外面,村里了解到情况后帮忙组成了新家庭,也联系了她家孩子,现在孩子回来了家里人多了,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政策要落到百姓心坎上”

  在谈到扶贫政策开展遇到的问题时,志愿者们谈到了“惠民小区”的问题,了解到这个政策目的是鼓励移民搬迁,方便集中管理,但是这个政策没落到农民的心坎上,农民都是靠地吃饭的,即使给了再多的补贴也不想失去自家的土地。而且一亩地补贴可能是一万,但自己辛苦种一年收入可能有八万,农民都不愿意失去自己的土地。

  最后,志愿者们调查了村民对国家脱贫政策的看法与态度,村民是这样回答的:“国家给的补助政策特别多,给我们的补贴也多。”“经常召开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议,感觉政府对我们很关注。”

  在对赵峰村的调研中志愿者们发现韩城市政府对脱贫攻坚工程非常重视,从市到镇,从镇到村都可以看到脱贫“痕迹”。暮色沉沉,一天的调研也结束了,很累但很充实,期盼明天的到来!

编辑:王婷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