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实践】西农学子深入神木 情系矿区土壤污染
对当地村民进行问卷调查
团队成员前往煤矿进行调研
当地村民为土壤污染治理献策
与环保局工作人员交流
7月23日清晨,迎着初升的太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榆林市神木县土壤情况调研科技服务队关于“神木县当地煤矿区土壤污染情况调研及土壤修复技术宣传、推广”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正式开展。
在前期准备工作中,团队成员在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张兴昌老师的指导下根据神木县当地煤矿区土壤污染的现状设计了“关于土壤污染问题与防治的调查问卷”,并在查阅搜集大量关于土壤污染的资料后整理编写了《土壤污染与修复宣传手册》。同时也制定了相应的实地调研方案,以确保本次调研活动的安全、有序、有效进行。
第一站 神木县环保局
7月23日,团队成员前往神木县环保局,在与相关工作人员深入访谈后,我们了解到神木县对于当地土壤污染问题的解决方案尚未出炉;工作人员表示:“土十条”刚刚于5月28日印发,许多信息数据等尚未明晰,在解决土壤污染这方面问题仍有大量前期准备工作需要完成,但神木县环保局正积极寻求土壤污染相关治理措施,希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实质性的进展。随后团队成员前往神木县城区外围的生活区,对当地居民进行关于土壤污染情况的问卷调查并回收有效问卷28份,发放宣传手册30余份,加深了受访对象对土壤污染问题的认识和土壤修复技术的了解。
第二站 新圪崂煤矿、大砭窑煤矿
7月24日至26日,团队成员按预定调研路线乘车前往神木县西沟新圪崂煤矿和大砭窑煤矿开展实地调研工作,团队成员首先与相关煤矿负责人进行深入交谈,在交谈中了解到煤矿在开采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及后期污水处理当中的一些环节,同时我们在征得矿区负责人同意后进入煤场进行了简单参观。接着团队徒步调研了矿区周边地区并采集农田及野地土壤样本以供实验室检验,采样过程中我们发现,在距煤矿较近的区域,离地面5至6厘米处的土壤开始呈煤黑色或黑灰色,明显遭到污染;而距煤矿区较远的区域以及一些农田则未出现此现象。
第三站 灰昌村、黑石岩村
7月26日至29日上午,团队成员先后来到神木县西沟办事处灰昌村和黑石岩村,对当地村民进行关于当地土壤污染情况的问卷调查及深入访谈。在调研过程中,我们通过当地村民了解到:村子附近有正在开采的煤矿,而且煤矿对当地的土壤污染较为严重,对村民的灌溉用水、饮用水等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村民反映,该村的耕地只能种一些玉米、马铃薯等,至于一些水果蔬菜等只能成活一部分,而能供食用的就更少了。当被问到该村耕地是否过量使用农药、化肥时,村民表示几乎不使用农药,但有时会使用少量化肥。就如何解决当地土壤污染的问题,村民们建议应当由地方政府牵头,并与煤矿企业和村民等配合,制定合理科学的治理修复方案,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坚持下来一定能将当地土壤污染问题解决。
调研总结
通过对此次调研结果进行分析,我们了解到煤矿区土壤污染较为严重,对周围的居民生活影响都较大,但对城区及城区居民的生活影响尚不明显。但不论怎样,当地居民都希望土壤污染问题能够解决,希望土壤修复技术能够得以推广,而且当地政府也正积极寻求合适的治理方案以解决土壤污染问题,打造绿色神木、生态神木。
团队成员致力于土壤环境生态调研及相关宣传保护,希望我们此行能够将土壤污染危害带进更多人的视野,并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当中,为我们的绿色中国、生态中国、美丽中国奉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编辑:王婷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