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实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暑期三下乡——赴安塞调研 传实践心声
队伍在河湾镇政府前合影
我们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队伍。7月15日来到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县进行安塞水保措施和生态效应调研调研。问卷调查、普及宣讲、上山实验、深入调研…队员们度过了忙碌的几天暑期时光。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见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水土保持,体验了研究生的实验生活,深入相关单位了解了安塞县的退耕还林情况,锻炼了自身交流沟通的能力。一个不一样的暑假,让我们遇见了不一样的自己!
耐心讲解 认真倾听
仔细听学长讲解
7月17日一早,我们队一行八人翻过半道梁,来到墩滩山上的水土保持实验场地。正在做树木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实验的研究生讲解了高端的实验设备和几个生态学实验。学长讲得耐心详细,好奇的队员时不时提出一些问题,安塞的山坡上充满着学习的气氛。从学长那里我们了解到:原来那些可靠的结论,要日复一日地重复实验才能得到;原来书本上的知识还可以变得如此鲜活又触手可及。在观测塔上看到的安塞县城,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壮观。远雾朦胧,沟壑纵横,让人看的发呆,看的出神。究竟是什么样的一批人让这个山沟沟变得如此充满生机呢?
安塞绿起来了,他们的背却弯了
采访老前辈
在做走访调查时,我们有幸采访到一位水保员老前辈。前辈语重心长地说:“以前安塞水土流失太严重了,土地瘠薄,牛羊吃不上草。当时我们做过一个统计,安塞一米长一米宽的土方流失的可以绕地球一圈。眼见着以前光秃秃的土梁现在都绿起来了,下雨天也不用担心发山洪了,这是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几十年来,正是一代代水保人前仆后继,才让越来越多像安塞这样的地方绿了起来。山绿了,人心也就定了。告别时,我们对前辈承诺:“作为水保专业的学生,我们就是未来的水保员,您肩上的担子放心交给我们!”
退耕还林 人民受益
采访工作人员
7月18日,在沿河湾镇的调研中,我们采访了镇退耕办的工作人员。退耕还林政策刚开始实行时,政府给村民发放树苗,人们不愿意种。环境逐渐变好了以后,人们都主动把自家的地种上树。公益林、生态林得到了政府的补助,经济林结的果子收益是自己的,自留地的土壤也不担心水土流失了,人们对退耕还林以后的生活越来越有信心了!政府还修建了移民搬迁小区,为山上搬下来的村民提供保障。退耕还林真正让人们受益,人们也就实心实意的支持这个政策。
编辑:王婷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