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实践】访豫中名师 探中岳南麓
合影
访谈
近日,为了解登封市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已经采取的保护措施,继而更好地开展后续调研活动,经管学院“筑梦中州”团队拜访了具有“登封地仙儿”美称的常松木先生。
7月18日一大早,赴河南省登封市传统文化古建筑的现状与保护调研服务队的成员们便乘坐火车赶往河南省的省会郑州市拜访常松木老师。团队成员在郑州市政协文史委见到了常老师,与政协大楼外部的威严庄重不同,常老师十分和蔼可亲。短暂的寒暄后,常老师便向大家介绍了登封市的物质文化遗产。
登封因为其独特的地理历史原因,被誉为“全国文物第一县”,文物保护具有起步早、数量大的特点。在民国时期便成立了嵩山政监委来保护本地区的文化遗产,对登封市的传统文化古建筑进行修缮。陈毅将军来视察时感叹文物数量之惊人,梁思成先生到访此地时将文物加以甄别并设立了天文台、中岳庙等重点保护对象。文革前期,登封成立了我国最早的文物保护局——人民文化馆,以此来具有针对性地保护登封市物质文化遗产,并一直沿用至今。
针对现今物质文化古建筑屡屡被游览者不文明行为所破坏的现象,常老师提出了他的见解:大多数不文明行为只是附庸风雅的做法。所以保护物质文化古建筑主要从三方面着手。其一是体制方面,运用强制的手段迫使游览者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是见效最快的手段;其二是教育方面,将物质文化古建筑的保护意识内化与心,这是长久之策;其三便是宣传,通过广告、微信等新媒体的力量,来传播物质文化古建筑的重要性,并将不文明行为纳入诚信记录,以示惩戒。文物保护具有不可逆性,大家要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人们要为破坏文物感到羞耻,文保工作才算有成效。
作为一名登封地区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常老师用他质朴的话语言简意赅地讲述了他关于登封地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想法与理念,彰显了他的真知灼见,发人深思。此次采访,也为团队明确了下一步的调研方向。激励着成员在之后的调研以及后期统筹中能以更加认真的态度走访调查,分析问题,争取顺利的完成调研活动,为保护登封地区的物质文化遗产做出应该有的贡献,展现出大学生对社会应有的责任感。
编辑:王婷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