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实践】打破尘封思想 切实实惠百姓
合影
七月十九日,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洛川苹果试验站调研服务队”的队员调研活动的第三天。队员们离开了芦白村和桥西村,深入谷咀村当地调查苹果种植急需解决的问题,了解不同村落果农对待种植问题的不同想法。
根据预先的了解,谷咀村坐落于国家地质公园旁,黄土地质特征明显方便我们进行更全面的调研。简单落脚后,我们的调研便再次开始了。根据之前的经验,我们依旧采取分组行动的方式进行采访。
采访中我们发现,这个村子很大一部分农户的经济来源来自两个方面——种植苹果与经营农家乐。与前两个村子不同的是这里的果农对苹果的依赖程度相对减轻,但是种植苹果仍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这样的新型经营方式减少了灾年对果农的沉重伤害,对果农而言这是一种较为安全且能大幅增收的经营方式。
在与多位农家乐老板的交谈中我们发现,经营农家乐的老板大多是高中学历,他们接受过基础教育,相信科学的力量,并且紧跟政府的政策。他们所拥有的土地并没有全部用来种植苹果,他们会根据土地的具体情况来因地制宜,不适合种苹果的土地便用来种植包谷等农作物以求得土地利用效率的最大化。队员们都纷纷感叹知识的重要性,它在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正确理论依据的同时更使人的思想与意识得到了提升与进步,也许这才是知识力量的核心价值所在。
其中一位农家乐老板王叔叔热情的邀请我们到他的院子里坐坐,他告诉我们:前些年洛川的苹果的价格十分的高,那些精品果子和品质最优良的果子都是人们送礼的首选礼品,可是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清廉政策的贯彻执行,送礼的人大幅度减少,平常百姓吃不起高价格的苹果,最终导致那些品质最优良,口感最好的果子滞销,逃不了烂掉扔掉的命运。所以,对于现在的洛川而言,最急需的是打破尘封仅仅销售苹果的思想,突破单一经营模式,向深精加工过度和转型。所谓的深加工便是指充分利用洛川这一高产苹果的地理优势,在极低的运输成本下将苹果加工成果酱、果醋、果脯等一系列受消费者喜爱的相关产品以便以较低的价格获得更大的产品市场,这才是在政策发生改革时应该紧随政策做出的改变。这也是未来洛川苹果发展中一个重要的方向。
在采访的最后,我们在街边遇到了许多带着孙子玩耍的老大爷,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我们发现,这几年苹果价格的下降表面上是因为从外省来的客商抓住果农的心理,不愿意出更好的价格,实际上是洛川苹果的质量也在连年下降。果农们认为,他们缺乏对化肥的辨识能力和有效管理果树的能力,急需相关政府的帮助。同时,一些老果农仍然认为数量是至关重要的,导致他们盲目追求数量而忽视了苹果的质量,所以只能解释亏损的现实。
在对问卷研究后,队员们一致认为当前洛川苹果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着力于大力提高质量这个方面。从长远角度而言,知识仍旧需要被放在重要的地位,打破旧思想,接受新思想新技术是洛川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所必须经历的伟大转折。
巴尔扎克说:“一个有思想的人,才真正是力量无穷的人。”思想决定了一个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进而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一群人的思想,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产业发展潜力的高低。高等教育的传播应该能为一个传统种植产业注入新的活力,重担落在政府与我辈青年身上。
编辑:王婷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