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看点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自动转发新闻网栏目 - 校园看点 - 学生天地

【暑期实践】守一方田 护一片果

  

桥西村果农热情给我们讲解苹果种植

       

队员进入果农家以问卷形式进行调研

      七月十八日,今天是花开洛果展开调研的第二天。今天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到芦白村与桥西村这两个村子进行问卷调查。

  一大早,我们一行人赶在村民出门劳作前来到村子,通过划分小组以求覆盖全村的的方法分头展开调研。在我们表明来意后,村民热情的欢迎我们的到来,并积极陈恳的回答我们前期在问卷上设置的问题,鉴于很多村民都没有上过学,没识过字,我们决定采用问答的方式来提高完成问卷的质量与效率。

  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地的果农将所有的土地都用来种植苹果,苹果是他们经济收入的唯一来源,当然也有一些家庭因为拥有的土地较少而不得不在镇里打工来补贴家用,但是销售苹果的收入在家庭的总收入中仍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这样高程度的依赖苹果种植来维生计令人不禁在心里捏了一把汗,一旦遇到不可避免的灾年,那果农将要承受的损失将是无法想象的!大伯的回复令我们震惊,“天底下的农民都一样,都要靠天吃饭!”“真的没有一点挽救的方法吗?”“有是有,安装防雹网,苹果最怕的就是冰雹,一打就全完了,可是一般的农户谁能买的起那东西。只有国家支持的实验果园才能买得起那个,一般农户遇到冰雹那就得受损失。”发现问题以后,队长带着我们来到了村支书的家中,支书耐心地为我们解答,我们了解到洛川这个地方,气候每年比较稳定,除了冰雹和干旱没有什么大的灾害。之前这两个问题都无法解决,农民们只能承受这损失,可现在科技发展了,针对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法都有了,对于冰雹,洛川的各个村子里都安排有个对气象预测的专门人员,一旦预测到冰雹,村里会用炮弹来打散那些厚重的云层,来将村民的损失降到最低;对于干旱问题,村里引了很多渠道,建造了储水的地方,遇到干旱时期将启动这些设置,将水引入果园里进行补救,可以说这两种方法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就近几年而言,农户因为自然灾害的损失已经降到了最低。洛川的核心就是苹果,政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相关的惠农工程自然就会越来越多。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就连续三年的苹果价格而言,苹果的收购价格下降了很多。有的果农认为是去年的经济不景气,卖不出好价钱;有的果农认为价格不高最根本的原因是管理不到位,苹果的质量上不去,买家当然不会出高价来购买。据我们了解去年村里80%的果农都是亏损的,针对这一问题,村支书说因为去年损失的果农数量太多,村里准备再组织些讲座,请一些专家来再给村民讲讲课。一些年轻人不愿守护这一方土地纷纷外出打工,留下年老的长辈守着这一片田,他们对科学的认识程度不够,耕种更多的是凭借经验,这样不科学的耕种及管理方法是导致苹果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提高村民的科学认知是洛川苹果产业进一步发展的迫在眉睫的一项举措。

  对于果农而言,化肥的购买占据种植支出的绝大比重,相应的,政府为减少果农的负担,在每季度都会按时安排集体打药,进一步减少村民购买农药的支出以及减少因为病虫侵害导致的苹果质量下降的问题。我们了解到果农普遍认为政府对苹果产业的种植是十分重视的,可是有关政策他们却并不清楚,在对问卷的回收与分析后我们认为,政府与果农之间的沟通也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果农了解相关政策后才会更加积极的配合一些政策的执行与贯彻,也许这是了解民情,加强沟通,达到产业更好发展的一个十分有效的办法。

  其实我们一直很好奇,难道真的仅仅是因为洛川这个地方的土壤适合种植苹果,才使得洛川拥有这样庞大的苹果种植面积吗?在与果农的聊天中我们发现,土壤的适合程度确实占据很大一部分因素,其中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与种植其他农产品相比,苹果的利润是最大的。我们恍然大悟,老天不仅送给洛川人民一片适合苹果生长的肥沃的土地,而且更为洛川人民指明的一条发家致富的道路。洛川人民离不开苹果,苹果也无时无刻汲取着这片沃土中的养分努力生长,这样和谐的生态关系是值得令人心生敬畏的。

  洛川人民和苹果也许早已融为一体,荣辱与共。苹果是果农们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苹果在果农的悉心照料下茁壮成长。朴实勤奋的洛川人民守着这一方净土,打理着着属于自己的那一片果园,安心又幸福的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生不息的繁衍下去。

  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们在与果农的交流中,了解民情,领悟关心三农的迫切需要;在突发的状况中,学会镇静,明白艰苦奋斗的重要意义。三下乡教给我们的,是超越书本知识的鲜活现实和处世能力。作为新一代的青年,也理应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升华自己的思想意识,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编辑:王婷

终审:0